宜丰县积极做好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法律援助工作,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,有力推动了文明城市创建。
一、构建法律援助平台。一是在县司法局设立1个县法律援助中心。设置法律咨询专岗、法律援助案件受理专窗等,开通法律援助服务热线2760148,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“集成式”法援服务。2018年以来,开展咨询3932人次,受理法援案件898件。二是在16个乡镇(场)各设立1个法律援助工作站。受理并初审法律援助案件申请,符合条件的报送县法律援助中心审批,帮助当事人填写起诉、上诉、申请执行、申请再审等法律文书。三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(社区)设立46个村(社区)法律援助工作室。通过服务力量下沉,拉近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法律援助距离,实现了县、乡、村三级法律援助服务全覆盖。
二、精细法律援助服务。一是抓好法律宣传。联合县人社局、县民政局等部门对农民工、残疾人、留守妇女等困难特殊群众开展“法援惠民生、关爱特殊群体”主题活动4场,吸引2000多人参与。二是开展送法入户。组织法律工作者和法律援助志愿者深入乡镇、村组、企业、社区等地,开展送法入户服务宣传130场次,发放普法、法律援助等宣传资料1.8万份,接受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法律咨询2200人次。三是抓好分类援助。建立“涉老维权”、“农民工维权”、“妇女儿童维权”以及“爱心助残”等专门服务团队,为所有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援服务。
三、完善法律援助机制。一是成立法律援助志愿者库。抽取全县23名律师组成,为法援服务提供力量保障。二是健全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制度。在看守所、法院等部门安排律师值班,现场开展法援服务。截至2020年8月,县法院、县检察院、县公安局通知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121人次,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423人次,帮助调解案件23件,为125个犯罪嫌疑人提供见证认罪认罚服务。三是建立法援联动机制。与信访局、妇联、工会、残联老龄委等部门单位建立法律援助联动机制,及时与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对接,有力提高了法援的时效性。